Archive for 八月, 2005

社會關懷的信仰準則

  • 講師︰林文良牧師
  • 經文:路十:25~37

本主日(每年八月的第三主日)是總會所訂教會與社會紀念主日,藉著這樣的一個奉獻主日,喚起地方教會眾信徒對總、中會所推動的教社事工關心、支持與奉獻。我們都知道總會教社委員會所執行的事工為下列三大主要事工:

  1. 公義與和平:關心台灣的前途與國際地位、台灣的安全與世界和平、社會正義及人權、弱勢團體及族群、生態環保等;
  2. 急難救助:關心及救助國內外的災害,並加強與國外教會的相關組織互動;
  3. 社群關懷:推動社群宣教、社群關懷及社群組織等事工。

事實上,教社事工需牽連龐大的組織人力,其背後更需要有足夠金錢作為後盾去支持該會所執行的一切事工。偶而有機會遇到社會人士,在他們知道你是長老教會的牧師之後,往往用這樣的口吻加以評論說:「你們長老教會都很支持政治!」(【台】「恁長老教會真愛干涉政治!!」)事實上,長老教會的牧師既不是政治家,也不是政客,當然不是在干涉政治,然而,只要是居住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每一位國民──無論是身居總統要津或一般市井小民──都有責任關心台灣的政治。

倘若按照教社委員會所推動的三大事工去看的話,歷史迄今長老教會乃站在比較一致的平衡面上去關心台灣社會,並不是一味只喜歡關心台灣的政治而已。理由的一方面,只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比起天主教會或其他外教派教會,在關心台灣政治的比例上相對地比較明顯而已;理由的另一方面,信徒若有碰到像我上述那樣的案例時,你可以直截地告訴對方:「我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關心的不光是公義和平而已,還有包括關心急難救助、社群關懷!」

今晨我要藉著路加福音十:25~37這段有關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記載,來探討社會關懷事工的重要性,深入窺究這位好撒瑪利亞人愛人、服事人的動機來作為我們關懷社會的信仰準則,進而達到轉化社會、重建心靈的信仰境界。

一、虛己謙卑

在耶穌當代的政局實況及猶太教的宗教法統裡,祭司和利未人均具有極崇高顯赫的地位,而撒瑪利亞人卻是被歧視的邊緣人物,毫無地位又受猶太社會輕視。在耶穌所說的比喻故事裡,我們看到這位撒瑪利亞沒有地位的人所成就的事,與祭司和利未人宗教頭頭所不實踐的事兩相比較之下,有如天壤之別!那麼,耶穌在此要教導我們什麼樣的教訓呢?祂教導我們不論任何身份或地位,只要存心謙卑,看無自己,人人都可以服事的。

台灣近幾年來天災人禍不斷,為要救助受災户,總會的教社委員會及各中會的教社部啟動大批人力資源去服務,所要求的是以更加虛己謙卑的態度去做,倘若用一種優越驕傲的的態度去做的話,只會讓受災户遭受二度傷害,自尊心受損!

五月30日接受素貞姐邀請參加台神教社系畢業生針對星中成德教會推動關懷社區老人事工的研究報告,在回應的時刻,聽到士林靈糧堂的一位社工姐妹說道:「社區事工雖不易推動,但目前是個大時刻,當趁機去做。從事社會機構的社工人員大多為高舉自己,但教會機構的社工人員乃為高舉上帝。」的確,關懷受難者的出發點乃是虛己謙卑,為要展現耶穌基督的愛,關懷者正如耶穌在世虛己謙卑地去服事人們一樣。當一個人的內在生命活出虛己謙卑而流露到外在的時候,祂自然而然對生命感到謙卑,對造物主感到謙卑,對弱勢者感到謙卑,進而使教社事工獲得更高的評價。

二、見義勇為

撒瑪利亞人對受難者伸出援手是出於自願的,而不是被迫的,這兩種心態大大不同,前者是一種自我要求,後者是一種他者要求。請注意聖經記載這位撒瑪利亞人看到了當時陷在危難當中的那個傷患的時候,義不容辭地立刻上前予以協助,甚至最後還特別交代客店後續事宜並付清所有一切的費用,只希望受難者迅速復元。撒瑪利亞人這種助人有始有終的舉動,都是出於一種甘心樂意的事奉。

請各位看今晨這段經文第33節的描述令我們印象深刻:「可是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路過那人身邊,一看見他,就“動了慈心”。」和合本及現修本都譯作「動了慈心」,聖經新譯本、呂振中譯本及天主教思高本都譯作「動了憐憫的心」,而“splanchnizomai”(compassion)這一個字的希臘文的意思是由一個人的內在而表現於外的一種關愛憐憫心腸,這個字通常用在紀錄耶穌對大批群眾或對單獨的受難者的一種憐恤之心。由此可知,撒瑪利亞人如此憐憫人的舉動令人感動肺腑!

事實上,教社事工本是一種自願性或義務性的服事。我所能夠勸勉各位兄姐要求自我、見義勇為去加入最棒的服事乃是參與在關懷人的靈魂體的志(義)工行動。好比我勸勉信徒兄姐前往醫院、安養院、孤兒院⋯⋯等地當志工或義工,服務身心靈軟弱的人,這也是我們教會今年度鼓舞信徒去做的事工。本會謝佳伶姐以愛心及耐心接納自閉症孩子到家中,關心愛護他們得以成長,面對社會。這是何等有意義的工作啊!

我們長老教會在台灣社會裡除了關心政治以外,對政治受難者的關懷亦義不容辭。今年六月25日在高雄前金教會所舉辦第一次政府不當審判政治受難者追思禮拜裡,使参與的會眾──均未信主的的家屬──能夠接受更多的安慰及鼓勵。因此,在這次的追思禮拜中有一項特色,就是包括總會議長陳信良牧師、前總幹事羅榮光牧師、高俊明牧師、中會議長⋯等所有的禱告、讀經、講道、安慰詞的全部內容都預先印在程序單上,讓参與者感受到教會的誠意和重視。在每一個程序後,受難者家屬深受感動地眉批內容重點,在餐會進行時互相分享。通過這樣關懷政治受難者家屬所舉辦的追思禮拜,使参與者看見教會的信心,分享基督的愛。

三、個體及整體的事奉

各位從今天上午所讀的這段經文裡,不知各位是否有看到形成緊張性的一種玄機在那當中,這也是耶穌教導的智慧表現!耶穌竟然向這位來請益的法律教師講到祭司及利未人對人毫無憐憫之心,尤其祭司及利未人都是要求別人的人,可是遇到事情反而全部推辭了。耶穌告訴他連這些最懂得愛心是怎麼一回事的人在遇到受害者的時候,非但不負起職責安頓受重傷的受害者及協助整頓社會治安,甚至還把全部的的責任推給羅馬政府及推給上帝。而偏偏法律教師和祭司、利未人又是同一掛的,耶穌的教訓等於是指桑罵槐,當頭棒喝!換句話說,在當日這部偌大的猶太政教機器的冷漠無情,和一個藉藉無名撒瑪利亞人的默默善舉,兩造強烈對比之下,讀者顯然就能夠聽出了耶穌教導的要義了!

各位,好撒瑪利亞人是單獨的個體,耶穌卻要從這樣的個體來開始,逐漸轉化成有組織的團隊去事奉。耶穌的教導盼望整個團隊、整體組織、整個社會、以至於整個國家都能夠成為上帝國的器皿,最終實現上帝國的境界!的確,教社的事工絕無法靠單獨的個體去完成,它必須靠整體動員起來,換句話說,必須靠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整體組織動員起來去服務社區、去服務社會,進而達到普世關懷的目標!

舉例言之,總會教社委員會在中亞及東南亞發生了海嘯災難之後派員到印度去關心受災區災民,看見印度基督教協會(NCCI)──由印度所有基督教宗派所組成的──發揮整體的力量對印度災民的關懷,並設置URM幹事做長期重建及關懷,而其所有的關懷就是代表整體印度教會,要達成下列目標:

  1. 尋找被遺漏的災民;
  2. 教導災民組織社區成為共同體;
  3. 教導災民發覺自己的長處及社區的需要,進而幫助災民自發性地行動來改善自家及社區。

近幾年來,台灣人民的生活所得較高,比較有餘力去幫助第三世界遇到天災苦難的國家,上述整體觀念發揮救災機制也能夠具體實踐。好比基督教救助協會、世界展望會、慈濟功德會、紅十字會、以及我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等等機構,就是最好的例子。當一個人只關注自己,把自己個人的事情看作重大的時候,就容易忽略他人,對別人的事情漠不關心。總會教社委員會關懷每一事件,也將之視為重大事件去處理。

最後,藉著本主日總會所訂的教社主日的講壇信息,我願以下列兩方面作為眾信徒兄姐的勉勵:一來,盼望每一個人都能夠成為一位好撒瑪利亞人,從我們本身做起;二來,透過地方教會關心支持總會的教社事工,成為我們共同關心的事工。

八月21, 2005 at 12:14 下午 發表留言

Older Posts


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