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二月, 2006

使徒保羅的服事觀

講師︰林文良牧師

                                   經文:哥後四:7

    每一位基督徒在服事聖工中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理念與模式,使徒保羅也有。保羅在哥後四:7所說的這一句話──『擁有這屬靈寶物的我們不過是像普通的瓦器,為的要證明這無上的能力是屬於上帝,不是屬於我們』──可以作為我們眾信徒事奉主的的箴言來加以學習。

    為什麼保羅用這一句話來表明自己的服事觀呢?我們要從哥林多後書這段經文脈絡中,找出兩點予以說明---

(1)哥後四:1~6──保羅將他的工作與所處的世界銜接起來。保羅有意把第1節的「這職份」(或「這任務」),與第4節的「這世界」這兩個詞擺在一起凸顯其對立。保羅知道自己今天成為基督徒服事主,乃為受召進入一個充滿罪惡勢力且企圖毀滅一切良善及完美的世界裡。這世界到處充滿撒但猖獗的勢力,整個宇宙中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比我們所處的世界更需要將基督徒自己委身擺上。

(2)哥後四:8~11──當日的保羅為著近期在小亞細亞的服事工程,必須去克服肉體及心靈面對所遭受危險的無助感。然而,保羅深深知道並經歷福音及救恩本身就是上帝的大能。世人雖看十字架為羞辱軟弱的記號,基督徒卻看十字架為上帝的大能。如今,一個普通的瓦器居然在耶穌基督裡成了上帝貴重的器皿!

  保羅認為作為基督僕人的蒙召,乃是要在這種對他們不利、敵對及苦難的環境中去完成他們的使命。於是四:7這一句聽似矛盾卻很生動描繪的比喻,正是與保羅受差遣去傳揚福音的信息的中心點互相符合。

一、保羅表明地上的瓦器與這寶貝之間是承受的關係:

    保羅所說的這特別的寶貝是什麼呢?「認識」(得知、知識)就是價值(6節)。各位,你有什麼樣的寶貝呢?是的,就是「知識」,它是一種力量、一種寶貝。當我們的心裡有這種知識──『上帝的榮光彰顯在耶穌的面容上』──的時候,這就是“寶貝”。這世上雖有許多不同的知識,但基督徒卻高舉「上帝的榮耀彰顯在耶穌的身上」這份寶貴的知識在一切知識之上。切記,除非這寶貝裝在瓦器裡、除非我們領受這寶貝,否則我們無法將它帶著走。除非光照耶穌面容之上帝的榮耀也光照我們,否則我們絕無法用這寶貝光照世界。

    這個比喻讓我聯想到阿拉丁神燈的故事,當阿拉丁得到那一只神燈,他所在乎的是燈盤裡面的金銀珠寶,而不在乎裝載這些寶貝的燈器!保羅承認這寶貝是裝載在地上的瓦器裡,瓦器是為著寶貝而存在,不是寶貝為著瓦器而存在!瓦器與寶貝保持承受的關係,儘管瓦器看起來雖是古舊不起眼,自有其完美的內容。

二、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乃延伸出讓我們學習更加謙卑服事主的功課:

    請各位從瓦器與寶貝那種承受的關係來思想保羅所要強調的精神:“虛己”。保羅曾經說過:「我一向認為有盈利的………….把萬事看作虧損的」(腓三:7~9);「………我特別喜歡誇耀我的軟弱………..」(哥後十二:9);「…….我並不珍惜自己的性命………」(徒廿:24)這種“虛己”的精神完全不屬信主前的保羅!為什麼保羅有那麼大的轉變呢?因為有耶穌基督在保羅裡面,誠如他在腓三:7~9 說:「現在為了基督的緣故…… 因為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為了祂,我損失了一切,當作垃圾,為要贏得基督,完全跟祂連結。」當保羅擁有耶穌基督時,就像有寶貝放在瓦器裡一樣,他的服事不是靠自己的知識、口才、優異才華或自己的生命,而是依靠基督,謙卑地去服事。正如保羅他自己所說的:「……….為的要證明這無上的能力是屬於上帝,不是屬於我們。」(哥後四:7b)保羅將他的謙卑卻是有能力的事奉歸榮耀給上帝,不是歸給他自己!

    織帳棚的師傅保羅對當日生活中所使用的瓦器印象特別深刻,瓦器的製造方法有三種如下:(1)模具填壓法──例如:牆上的裝飾瓷板、燈具;(2)手工自由塑造法──例如:玩具、爐子、盆子;(3)輪盤塑造法──這是當日最普遍的施工法,例如:圓盤、花瓶、甕仔。為要製造上述成品之前的準備工作是非常要緊的!瓦器是從當地的生紅土做成的,這生紅土原本暴露在陽光、雨水、霧氣之下予以破碎的,去除雜質,然後再摻入水攪和後,踩踏成為泥土。整個流程在在需要技術──水份要量得適量、要平均倒入泥中、空氣要去除………等。從陶土出土之後,至歷經燒窯完成瓦器成品,它都默默地被使用。

    各位兄姐,我們常向上帝說“我們是所使用的器具”時,我們是否真能體會到如何服事主的精神呢?主後十五世紀末,一位專畫宗教主題的義大利名畫家Fra Bartolomeo(A.D.1475~1517),偷偷地潛入一座修道院,為遠避世俗喧嘩和世界的罪惡感,他將所有過去畫的油畫和圖畫丟棄,因為他認為這些圖畫奪去了他對上帝的心意。不久,修道院的修士告訴他:「為什麼你不為著上帝的榮耀再度繪畫呢?」Bartolomeo果真畫了,他所繪畫令人感動的福音主題和殉道者的圖畫,今天在義大利還看得見,許多人有的站著、有的跪著,眼眶含著淚水欣賞他的這些畫作。結果,當修道院那些弟兄們央求他,就像從前的顧客要求他一樣,把他的名字簽在作品的角落處時,他說:「不,我並不是為著榮耀自己完成這些畫作,而是為要向眾人表明耶穌基督。」Bartolomeo只在他的每一幅畫上草草地寫了幾個字:「為這作品禱告,為這畫家禱告!」Bartolomeo的意思是要人為他禱告有更佳的作品,至於為作品禱告,是讓所有畫作更清楚地彰顯主,並讓作者的名字被人遺忘。

  三、通過裝載寶貝的瓦器給予我們一項啟示:一個瓦器成品的出產有其全盤的作業。因此,我們作為上帝的器具的人,在背後有上帝祂全盤的計劃與攝理,為要讓我們的服事也能夠榮耀祂!

    製造瓦器的整個過程的工作室是在一個定點執行的──亦即在一間攪和泥團的工作室裡進行,附近要有方便取得的水源(例如池子或河流),工作室裡設立了塑造操作的轉輪盤,要有寬敞的工作場所用來擺預備燒窯的瓦器,而且萬一窯爐裡燒壞的瓦器也要有地方疊起來。

    上述表明一個瓦器作品背後必須要有整體的規劃程序。今天,你我出生在這世上,生活在這世上,經過短短的幾十年之後,我們終究也要離開這世上。我自己這樣想為什麼讓我生長在這台灣島嶼上成為台灣人;上帝讓我出生在信主的家庭裡,有信主的父母;上帝讓我的父親當牧師,而我也能夠像我的父親一樣受召成為牧師;上帝讓我在士東教會牧會,並且讓我和你們相識,一起走這條信仰的路程。認真講起來,我這瓦器背後有一位塑造的師傅──天父上帝──在工作著!

最後,請各位兄姐再聽一次使徒保羅在哥後四:7感人的服事觀:「擁有這屬靈寶物的我們不過是像普通的瓦器,為的要證明這無上的能力是屬於上帝,不是屬於我們。」瓦器雖易碎,必須小心搬移,但它卻是美好的品或成品,可以讓人欣賞或供人使用,然而巧工塑造這瓦器背後的師傅必然得人的尊崇讚美、必然得著一切的榮耀!

二月26, 2006 at 2:12 下午 發表留言

Older Posts


訂閱